中医里的痈毒是指皮肤或皮下组织发生的化脓性感染,具有红、肿、热、痛和局部出现脓头或脓液的特点。
痈毒多由外感风邪、湿热之邪侵袭肌肤所致。这些外邪侵入人体后,与体内的气血相搏,郁而化火,火热蕴结于肌肤而形成。痈毒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、有时伴有发热、口渴等症状。严重时可出现寒战高热、头痛、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。
针对痈毒的诊断,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、C-反应蛋白检测以及细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种类。此外,超声波检查也可用于评估患处情况。痈毒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服外敷中药以及抗生素治疗。内服可能使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如金银花、连翘等;外敷则可用黄连、地丁等药材制成药膏敷贴患处。抗生素治疗通常选用针对革兰阳性球菌有效的药物,如青霉素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。
患者应保持患部清洁干燥,避免挤压或搔抓,以防感染扩散。饮食上宜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保证充足休息,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