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在然別湖釣獲的湖封型櫻鱒,體型雖小,卻有著跟海櫻一樣的銀化與斑點分布
3、イワナ(蝦夷イワナ)釣場指南與交通便利程度: ★★★★★
釣獲難度:★ (★★★尺級)
中文名:岩魚、嘉魚
主要釣點分布:北海道全域溪流幾乎都有分布,但仍以道央、道南居多
主要季節:4-9月
解說:
在水溫不適、食物不充足的流域,成長遲緩的岩魚,甚至可能到了一、二歲才決定降海
若是將岩魚當作目標,個人建議往道南或道央的山溪,或是道東與道央間的日高山脈,會比較有機會遇上純正的岩魚
海雨鱒與岩魚,當體型差距不大時,往往很難區分,在此提供幾個簡略的辨識法:
1、岩魚身上的白點斑紋通常不會大過於瞳孔
2、岩魚連接尾鰭處較雨鱒來的細瘦
3、雨鱒側身無明顯條紋狀
4、北海道有些岩魚個體腹部有橘班;雨鱒則是銀白
5、雨鱒的頭部在比例上通常較小
下圖為體型相近的岩魚與雨鱒比較(視個體差異,並非都如此明顯)
道央溪域釣上的岩魚
道央臨海山溪釣獲的小雨鱒
4、アメマス (岩魚降海/湖封型)釣場指南與交通便利程度:海アメ★ 著名流域★★★ 其他次要溪流★★★★★
釣獲難度:海アメ ★★★★ 著名流域 ★★★ 其他次要溪流★
中文名:雨鱒
主要釣點分布:
海歸型:有岩魚分布的溪域都有釣獲可能;但論平均體型,則以道東的音別、茶路、釧路、十勝川等大型河川最為有名海アメ(釣場為海域者):道南、道央與道東太平洋區海域皆有,著名釣點有島牧村的嚴冬海アメ、春天則為十勝地區的音別等各河口……湖封型:除然別湖外,各大湖皆有,著名釣點如阿寒湖(黃金雨鱒)主要季節:
道東的海歸型:3-4月、10-12月海アメ:道南靠日本海側為12-4月、道央、道東太平洋岸為5月到7月 各流域的上溯、海歸殘留型:全年皆有,但以5-9月為佳湖區:全年皆有,但以3-9月為佳(各湖區開放時間依公告為準) 解說: 同櫻鱒,雨鱒也會上溯產卵,唯獨雨鱒產後並不會力竭死去,加上本身沒什麼經濟價值,所以有些俄羅斯釣獲的成魚,甚至可以長到破米 道東靠鄂霍次克海峽的雨鱒族群,不少會在上溯產完卵後,就直接留在該河域渡冬,有一說是因為該地冬天的海均溫過低
另一方面,道南地區海均溫即使在嚴冬也不會低於5度,當地的族群因此得以返回海內渡冬
湖封型的雨鱒,在初春時經常以產完卵力竭的若鷺魚為主食
雨鱒是我喜歡北海道溪釣的原因之一,因為即使在看似貧乏的臨海小溪,都有可能被突如其來的良型雨鱒凹到一拜
道央溪流,釣山女時巧遇的40公分級雨鱒
5、オショロコマ 釣場指南與交通便利程度: ★
釣獲難度:★
中文名:樺太岩魚
主要釣點分布:
道央羊蹄山某溪域、日高山脈源流、道北部分溪流、道東部分源流、大雪山山脈源流域都有分布,但以知床一帶臨海的溪流最為穩定
主要季節:
6-9月
解說:
個人最喜歡的北海道原生鱒魚,有群聚性並且極為貪吃,適水溫9-12度,因此要照上一面,只能往海拔稍高的源流域或是均溫較低的道北或知床方向
釣況穩定的溪域通常少有人煙;所以此魚之所在也是熊之所在
因為貪食,飛蠅就算不強調自然漂流也會追咬,而且偏愛沉水鉤款
知床地區偶有降海型被釣獲,但機率小到不足為道
外型與河鱒有點雷同,差別在於身上的橘斑較小且密集
經濟價值低,少有繁殖場會特地養殖,也幾乎沒有人為放流紀錄(我認知中),因此有一說是日本少數僅存的野生魚(指DNA純正程度)
北の宝石 オショロコマ
6、ミヤベイワナ(オショロコマ湖封型)釣場指南與交通便利程度: ★★★★
釣獲難度:★★★
中文名:宮部岩魚
主要釣點分布:道東然別湖
主要季節:
年中兩次,共約一個半月的時間解禁,詳細時程請見官網
(通常是6-7月、9-10月)
解說:
樺太岩魚的湖封種,倆著差異除了體色,就是宮部有著比例特大的胸鰭(見下圖二)
然別湖有木船供出租,對沒有太多湖釣機會的台灣釣客而言,很推薦可以去體驗看看
依照洄游深度與覓食區的地域別,有綠、藍以及棕色背三種色澤上的差異
附帶一提,很多日本釣客都愛去然別釣野生虹鱒,另外該湖的櫻鱒量也不少
Photo credit: 然別湖官網
碩大的胸鰭是宮部的特色
7、イトウ釣場指南與交通便利程度: 湖 –★★★★ 河–★
釣獲難度:湖–★★★★ 河–★★★★★
中文名:鬼魚、哲羅鮭
主要釣點分布:
湖 — 朱鞠内湖、かなやま湖
本流 — 道央尻別川,道東的辺寒辺川、風連川等都有分布,但最有名的還是道北的天塩與猿払川
主要季節:
湖 — 5到6月 10到12月
本流 — 9到12月
解說:
朱鞠内湖除了4月10號到5月1號以外是全年開放,話雖如此7到9月間,除非有請釣導出船打算,否則岸釣釣況普遍不佳
阿寒跟尻別川都有鬼魚,但釣獲機率低到可以無視
道東、道北有鬼魚的流域其實不少,但資訊量不足的就不多列
所有的釣場內,人造湖朱鞠内湖是釣獲率最高的,根據當地協會的統計,每人平均一天可釣上0.6尾鬼魚
朱鞠内湖最大釣獲體型長達1.15米
對於飛蠅來說,除非有船,否則鬼魚岸釣幾乎都是雙手竿天下,特別是朱鞠内湖、天塩川、猿払川這三地
道東有釣導專門帶朱鞠内湖的目視飛釣,而且每年看下來都成果不凡 北海道的鬼魚,是哲羅鮭屬內唯一會降海的種類,不少破米的釣獲紀錄,都是在猿払川出海口釣獲上面提到道北的幾條河川都沒有魚協維護,只能純粹仰賴釣客自律,希望各位如果有幸造訪,請避免使用三叉鉤,釣獲時也盡量別將魚體抬離水面
筆者唯一的鬼魚,在富良野的金山湖釣獲
8、ヒメマス
釣場指南與交通便利程度: ★★
釣獲難度:★★★
中文名:
主要釣點分布:北海道各大湖皆有,但總地來說限制繁多,所以只推薦道東的屈斜路湖
主要季節:9-11月
解說:
除了產卵期間會到有靠近湖岸,其餘時期多在深場洄游,除了船釣外極難釣獲
雖然有幻之魚之稱,但選對季節釣其實並不難釣,路亞攻略可以參考此影片
該暱稱的由來,來自於真人真事改編,關於十和田湖的電影「われ幻の魚を見たり」(連結)
聽說是最好吃的鮭魚之一
屈斜路湖沒有魚權設定,相對的就沒有太多的放流與魚源維護,為此還請有機會造訪的各位手下留魚
photo credit web魚圖鑑